上班族工作忙碌,有時候要等到8點才能吃晚餐,而且常常在睡前吃宵夜。有人甚至沒有吃宵夜就會睡不著,根據國外最新研究,如果有這樣的情況,很可能是罹患了「夜食症候群」,罹患夜食症候群,除了是飲食習慣之外,基因也是原因之一,才會有晚上不吃宵夜睡不著的情況,醫師提醒,三餐不正常,常吃宵夜,長期下來,不僅容易肥胖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大大增加。
老闆:「加滷蛋嗎?」
晚上沒吃個宵夜就睡不著覺嗎?最新醫學研究發現,如果有這樣的狀況,很可能是罹患的夜食症候群。記者vs民眾:「一般用餐時間是幾點,就8點,稍微…有點晚。」
記者vs民眾:「差不多大概7、8點,7、8點會不會覺得有點晚,為什麼會這麼晚,因為工作的關係。」
工時長加上台灣夜市美食多,8點才吃晚餐,甚至沒多久還要再吃宵夜,這樣的飲食習慣,漸漸變成許多人的生活方式,甚至還有人沒吃宵夜就睡不著,醫師說這不僅是飲食習慣。台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:「有些人因為他基因作祟,它可能分泌瘦素的能量不足,這時候他就會開始分泌胖素,為了要補充所需要入睡的能量或者是身體代謝所需,所以他就會有覓食的動作出現。」
三餐時間被打亂,吃得也不健康,身材也跟著發福,根據統計,全台約有10%的民眾
有夜食症候群加上運動量變少,肥胖機率越來越高,但醫師提醒,還是要盡量正常飲食,若太晚吃飯或是常常吃宵夜,對身體都是有害無益。
資料來源:TVBS新聞
Mic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上班族15種“專屬”早餐
早餐要吃好,午餐要吃飽,晚餐要吃少。這句話在國外的說法,中餐吃得像紳士,晚餐吃得像貧民。營養學家建議,早餐應攝取約佔全天總熱能的30%,午餐約佔40%,晚餐約佔30%。而在早餐能量來源比例中,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佔總能量的55%-65%,脂肪應佔20%-30%,蛋白質佔11%- 15%。
※ 早餐搭配原則
1、補充蛋白質和鈣質
奶類除了提供蛋白質,還是很重要的鈣質的主要來源。一天當中別的餐次較不容易攝取奶類,所以把牛奶當做每天早餐的飲品,比喝其他含糖飲料要營養得多。如果不喜歡喝牛奶或有乳糖吸收障礙,可以嘗試多喝下自製的豆漿,對於東方女性來說,豆漿其實比牛奶更易吸收。
2、早餐食物搭配不單一
早餐的食物組合很多,但不要單吃一種營養素,至少要包含碳水化合物(如土司,饅頭,稀飯),蛋白質(如蛋類,三文魚,豆腐等),早餐奶,當然,如果能再加上些蔬菜,水果就更均衡了。
3、早餐儘量清淡
早餐過於油膩會造成胃腸的負擔,而且還會導致高血脂。如果實在抵擋不住誘惑,一週一次也未嘗不可。早餐還是比較適合清淡但營養全面的飲食,儘量少攝入油炸類食品。有的人早餐喜歡吃油條,其實未必不可,但一次不要吃太多,並儘量一週只食用一次。
4、早餐多樣化
很少有人受得了每天都吃一樣的早餐。其實只要多花些心思,做些不同的搭配,早餐可以有很多變化。雞蛋可以水煮,油煎,或是清蒸……牛奶可以泡麥片,也可以泡餅乾,甚至可以兌入米酒中……這樣的安排可以攝取到不同食物,不同營養素,更易達到營養的均衡。
※ 營養健康早餐食譜推薦:
1、麵包+牛奶
這是大多數上班族的選擇,既方便又節省時間,而且基本構成都有了。其中的麵包建議選擇全麥麵包,以便攝入更多的纖維,既可以降低血脂,又能通便。如果堅持不到一個上午就餓了,還可以在麵包中加入生菜葉、火腿、奶酪、黃油,或者在牛奶中加一點糖。
專家說:“很多人都問我,牛奶是加熱喝好,還是涼著喝好。其實差別主要是口感,這跟個人喜好、習慣有關。加熱後僅僅是一小部分水溶性維生素被破壞,所以從營養角度來說影響不大。”
2、油條+豆漿
在這份早餐中,燒餅和油條屬於主食類食品,豆漿是植物蛋白,所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類的食物都有了,基本能夠滿足一個上午的能量消耗。油餅和油條都屬於油炸類食品,食用後雖然飽腹感會比較明顯,但熱量比較高,較胖的人不建議食用。而體形標準的人群,也要儘量做到每週不超過3次。同時,豆漿中不要加入太多的糖。此外,豆漿中水分多,蛋白含量低,所以不妨加個雞蛋,或將豆漿換成豆腐腦,這樣蛋白質的含量就基本夠了。
3、香蕉早餐卷
往一片全麥麵包上刷兩勺天然花生醬,卷上一個香蕉,你就做好了一個漂亮的早餐卷,這樣的一個早餐會讓你吃得美美的,而且也很營養。花生醬含有健康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抗饑餓的蛋白質,所以它還會讓你吃得飽飽的。
4、果仁水果棒
很多能量棒都像糖棒——高脂肪,高糖,高氫化油,但是果仁水果棒就是很好的組合,它包括了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以及一些健康的脂肪。往包裏放上一根果仁水果棒,再帶上一個你喜歡的水果,這就是一份簡單營養的早餐。
5、全麥小饅頭1個(50克),薏苡仁粥1碗,雞蛋1個,拌萵筍絲1小蝶。
6、一碗紅小豆稀飯,花卷100-200克,鹹鴨蛋一個,小蔥拌豆腐100克 ,香蕉一支。
7、豆腐腦一碗,葷(素)包子100-200克,鹵豆腐幹50克,拌黃瓜100克。
8、番茄雞蛋湯麵條50克, 芝麻醬小燒餅100-150克,油炸花生米50克,腐乳少許。
9、窩頭1個(50克),牛奶1杯(250毫升),雞蛋1個,涼拌豆芽1小蝶。
10、蔬菜包子1個(50克),米粥1碗,雞蛋1個,拌白菜心1小蝶。
11、脫脂牛奶一杯、三明治一個、香蕉一根,外加50g左右的乾果。
12、大米、紅豆、花生米、枸杞子等做好的八寶粥一碗,再加上一個蘋果。
13、一杯牛奶(約200-250克),饅頭100-200克,煮雞蛋一個,生菜100克。
14、一杯牛奶,芝麻醬花卷100-200克,煎雞蛋一個,煮花生米拌芹菜100克。
15、牛奶燕麥粥(牛奶250毫升,燕麥25克),雞蛋羹(雞蛋1個),海米拌芹菜1小蝶。
(來源:新華網 )
Mic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外食可能是造成上班族過胖的原因之一,上班族一不小心就成為中廣一族,如何有技巧的採購及攝取食物,避免吃到多餘脂肪及熱量,是外食一族最關心的事。 |
目前上班族多半是雙薪家庭或單身型態,家庭人口數不多,在家開伙多半不易,外食為多數上班族獲得三餐的來源,國民健康局貼心提供上班族10個外食健康小撇步,供大家參考: |
|
1. |
在選擇餐飲店時,會以供應健康飲食的店家為優先考量,例如可提供較多蔬菜種類的餐飲店。 |
2. |
到餐廳、自助餐店時進食,儘可能選擇含有五穀雜糧為主食。 |
3. |
到餐廳用餐主動要求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含糖飲料。 |
4. |
每餐點到足夠的蔬菜,以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(每人每天需要3份的蔬菜,約1.5碗)。 |
5. |
儘量不買油炸的食物。 |
6. |
不會因為促銷、折價券的引誘購買不必要的零食點心。 |
7. |
購買包裝食品時會注意熱量和營養成分。 |
8. |
儘量優先選取高纖低脂的食物。 |
9. |
儘量不選擇吃到飽、點到飽的餐廳用餐或聚餐。 |
10. |
瞭解自己的生活圈,走路時儘量避開容易
購買到零食及油炸食物的路線。 |
|
資料來源:國民健康局
Mic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為了緩解疲勞,有些人經常吃一些零食, 例如巧克力、餅乾及碳酸飲料等。
Mic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病從口入!嗜肉輕熟女驚現腸道13顆息肉

嗜肉一族要當心!三十多歲陳小姐,年紀輕輕卻發現腸道高達13顆息肉,問診後發現,她幾乎天天吃炸雞、燒烤,醫師提醒,息肉是癌化前兆,要是拖久不治療、生活作息不改變,恐怕演變成大腸癌,提醒民眾少紅肉、少油脂、多蔬果,良好生活作息是遠離癌症的不二法門。(陳奕華報導)
30多歲、正值輕熟女的陳小姐,工作忙,常靠速食炸雞、超商便當快快解決一餐,再加上自己無肉不歡,每週至少吃上三、五次的炸雞、鹽酥雞,跟朋友聚餐也鎖定燒烤、牛排、美式餐廳,長期下來,偶然在一次健檢中,赫然發現腸道內多達13顆息肉,還好都是良性,切除以防後患,同樣是餐餐肉的楊小姐腸道發現息肉,證實是零期大腸癌,嚇的她趕緊切除治療。
健檢中心楊培鎮院長憂心,息肉患者有年輕化趨勢,院內臨床觀察,五分之一是不到四十歲的年輕人。「危險因子裡頭,除了家族性有大腸癌病史,另外,非遺傳部分,包括吃肉、吃油脂東西少青菜類,算是一個危險因子,去年檢查發現,20%的人平均年齡40歲以下,需要做息肉切除,切除約0.4、0.5公分以上,而且這個種狀況還不少見」
大腸癌久居國人癌症前十,息肉是癌化前兆,要避免病從口入,醫師建議,平時減少紅肉、高油脂食物,應該多攝取蔬菜水果,以達到飲食均衡,並養成良好生活與運動習慣,減低息肉生成機率,要是二十五歲以上、愛吃肉、少纖維質、有大腸癌家族史、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等高風險族群,建議定期檢查,確保腸道健康。
Mic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職場上班族工作繁忙,三餐幾乎都在外解決,為了節省時間常常選擇簡便快速的東西果腹,除了便當,關東煮、滷味、串燒等也是常見的選擇,然而這些餐點的共通點便是蔬果攝取量皆不足,且調味料太重、太油,無形中也增加了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而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,便是從飲食中加強把關自己三餐的油量及鹽分攝取,才能有效避免高血壓找上門。
上班族外食常過油膩或重口味,蔬果類更需多加攝取以避免心血管疾病叢生。(攝影/黃志文)
少油炸煎煮類
炸雞腿、排骨便當,或是豬排、薯條等,都是屬於高油量的食物,每周頂多只能吃1~2次,選擇以蒸、煮、烤的方式烹調食物;吃燙煮的蔬菜或生菜時不要淋上肉汁、麻油、沙拉醬或蛋黃醬(美乃滋),才能有效減少油脂攝取。
少鹽分
體內含鈉過多會造成身體積存水分,增加了心臟和血管的額外負擔,可能導致血壓升高,如本身已是高血壓患者,就會容易引發心臟病或中風。各種沾醬或是醃製過的肉品都有高鹽分,冷凍食品與起司製品也隱含不低的鹽分。例如選擇吃義大利麵時,不妨將起司奶油培根義大利麵替換成白酒蛤蜊或是青醬雞肉,就能減少攝取鹽分。
多蔬果量
要讓外食族多吃蔬果類,是件不容易的事,盡可能選擇含有較多蔬菜配料的主餐或許較容易辦得到,例如早餐的起司鮪魚三明治可與苜蓿芽水果三明治做替換;午餐的牛肉麵可改成番茄鮮蔬麵,不僅讓飲食多變化,也能增加蔬菜類的攝取量。
多穀物雜糧
全穀類能減低飯後血糖,不僅能幫助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,還能降低熱量轉變成脂肪的能力,另外,也有一種稱為「植物固醇」的植物性化學物質,能在腸道中與膽汁結合,降低腸道膽汁的回收率,幫助加速膽固醇的代謝。
Mic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